教育科学师范专业认证
站内搜索:
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毕业要求 >> 正文
心理学专业(师范、本科)毕业要求
发布时间:2022-09-01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一、本专业毕业要求

毕业生应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具有立德树人和思政育人的思维,热爱教师行业,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掌握扎实的心理学相关学科知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教学工作。能够运用心理咨询相关技术进行学生管理,解决学生心理困惑。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注重开阔国际视野的能力,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积极表达自己观点及自我反思的能力。同时还应完成毕业学分的基本要求和其他相关学业规定。

1.师德规范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学高为师,行正为范”为标准。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依法执教,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1.1【理想信念】爱党爱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1.2【师德践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学高为师,行正为范”为标准。认同师德规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依法执教,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好老师。

2.教育情怀

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和深厚的教育情怀,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尊重并愿意投身教育事业。具有科学的学生观,了解学生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发展权,对待学生有爱心和责任心,对工作耐心和细心,乐于做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1【职业认同】具有积极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对待教师工作有积极的情感,端正态度和正确的教育价值理念。

2.2【引领成长】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了解学生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发展权,对待学生有爱心和责任心,对工作耐心和细心,乐于做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3.学科素养

掌握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础技能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心理学专业素养;了解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方法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能够整合相关学科知识,理论联系实践,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学科知识指导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3.1【专业扎实】掌握心理学基本知识、原理和技能,掌握理解心理学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能。

3.2【学科融合】具有跨学科意识,了解心理学与其他学科如教育学、社会学等的关系,能整合其他学科知识,理论联系实践,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学以致用】能够认识到心理学知识在学生道德与心理品质养成过程中的意义,运用心理学学科知识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4.教学能力

具备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够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针对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综合运用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开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获得教学体验,进行教学反思,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4.1【掌握课标】了解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现状与需求,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要点,并指导教学。

4.2【开展教学】具备教学基本技能,能够综合运用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开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去认知、去体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4.3【学会教研】能够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评价;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5.班级指导

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基本规律和方法。能够发挥心理学专业优势,根据中学生道德发展特点,运用班主任管理工作技巧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德育及班级建设有机结合,将立德树人理念浸润入班级活动,获得积极体验。

5.1【把握常规】掌握班级集体建设、班级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具备班级常规管理和创设良好班级环境的能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和差异性,能够在班主任实践经历和体验中,正确开展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安全教育等活动。

5.2【融合德育】树立德育为先理念,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发挥心理学专业优势,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有效组织班级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等其他教育活动相融合,创设良好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等,使学生获得积极体验。

6.综合育人

了解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心理学学科在综合育人中的价值,掌握综合育人的途径和方法,根据学生特点,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职业规划、心理团体辅导等活动与德育课程、学校文化、社团活动和主题教育等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引领。

6.1【了解学生】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特点,理解中学生品德培养、人格塑造、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与方法。

6.2【心育能力】理解心理学学科在综合育人中的价值,掌握综合育人的途径和方法,根据学生特点,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职业规划、心理团体辅导等活动与德育课程、学校文化、社团活动和主题教育等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引领。

7.学会反思

具备反思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具有创新精神、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规划自己的专业提升和职业发展。

7.1【反思能力】能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发现问题,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7.2【终身发展】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保持终身学习习惯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秉承创新精神规划自己的专业提升和职业发展。

8.沟通合作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积极主动参加团体活动,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能够发挥心理学专业优势,掌握倾听与表达的技能,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家长、社区等人员开展有效沟通,促进家校共育。

8.1【团队精神】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参加团队协作活动,积累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

8.2【沟通合作】能够在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心理学专业优势,运用倾听与表达的技能,养成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家长、社区等人员开展有效沟通,促进家校共育。

二、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表1: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表

三、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

表2: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表

毕业要求

指标点

1.师德规范

【1.1】爱党爱国 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在教育工作中能够贯彻实施党的教育方针。

【1.2】依法执教 遵守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与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准则,具有依法执教的意识,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目标。

2.教育情怀

【2.1】师德高尚正确理解教师观,具有教育情怀和投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意愿。

【2.2】热爱学生 有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发展权,对待学生有爱心与责任心,对待工作有耐心与细心。

【2.3】人文素养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有积极的情感和乐观的精神。

3.学科素养

【3.1】专业扎实 掌握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理解学科知识体系核心思想和主要研究方法。

【3.2】专业践行认识心理学知识在中小学道德养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有效开展德育工作。

【3.3】融合贯通理解心理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能够理论联系实践,具备问题解决能力。

4.教学能力

【4.1】教学设计 具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学业评价等基本教学技能,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所学专业知识。

【4.2】教学能力 形成一定的教学经验,能够分析教材,把握学情,独立有效地完成上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教学环节。

【4.3】科研能力 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创新性的培养学生的健康品质。

5.班级指导

【5.1】德育为先 深入理解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小学德育的原理和方法,能够根据中小学生心理发育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5.2】班级管理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技能和方法,担任或协助班主任工作,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

6.综合育人

【6.1】把握身心深入了解并把握中学生身心发展及养成教育的一般规律,掌握综合育人的路径和方法。

【6.2】有机融合理解心理学学科在综合育人中的特有价值,结合校园文化,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有机的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相应活动中。

7.学会反思

【7.1】终身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专业发展理念,了解心理学前沿知识。

【7.2】辩证创新具有辩证思维与创新意识,根据时代与教育需求分析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开展反思教学。

8.沟通合作

【8.1】共同成长把握学习共同体的内涵、特点与作用,系统全面地掌握团队协作学习知识与技能。

【8.2】有效合作具有合作能力,能够在工作岗位上与校领导、同事、学生合作交流,形成和谐工作环境。

【8.3】家校共育具有沟通能力,能够与家长、社区人员有效沟通,促进家校共育。

四、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表3:课程体系(必修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矩阵

毕业要求

课程

(环节)名称

师德

规范

教育

情怀

学科

素养

教学

能力

班级

指导

综合

育人

学会

反思

沟通

合作

形势与政策

H






H


思想道德与法治

H






M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H






M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H

M

L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L


L




M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L


L




M


军事理论






H

H


大学英语



M



M

M


大学体育






M


H

大学美育






M



廉洁教育与法制素养

M

L







国家安全教育与实践

L





M



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





M

H



大学语文与应用文写作

L





H


M

心理健康教育





H

M


L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




M




M

高等数学D



M






人体解剖生理学



H



M


L

普通心理学



H



H

M


发展心理学



H



H

M


发展心理学实验



L



L

L


生理心理学



H




M

M

生理心理学实验



L




L

L

心理学史



H



M

M


心理统计学



H



M

L


心理测量学



H



M

M


心理测量学实验



M



M

M


变态心理学


M

H




L


变态心理学实践


L

L




L


社会心理学


M

H



H



实验心理学



H

M



M


实验心理学实验



L



M

H


教师专业思想导引

H

H




M



教育心理学


M

H

H

H




教育心理学实践


L

L

L

L




人格心理学


M

H

H


H

M

M

咨询心理学



H



H


H

咨询心理学实践



L



L


M

心理学研究方法



H



M

M


认知心理学



H



M

M


认知心理学实验



M




M


学校心理辅导




H

H

H


M

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设计




H


H



中小学团体心理活动设计




H

H

H


H

国家安全教育与实践


M



M


L


公共艺术类限选课


M




M

M


三笔字




H

M




教师口语




H

M



L

教育学基础

H




H


M


教育法律法规

H

H


M



H

M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H

H




L



班主任工作概述





H

M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

H

H





H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H

H

L

大学生创业基础






M

M

M

大学生职前指导





M


M

M

入学教育


L



M


M


军事实践






H


H

教育见习

H

L


H


M



试说试教




H




M

教育社会志愿服务



M



M


M

教育实习

H

H

M

H

M




教育研习






H

M


毕业作品



M



H

H


注:根据课程(环节)对各项毕业要求的支撑强度分别用“H(高)、M(中)、L(弱)”表示课程(环节)对该毕业要求贡献度的大小。

 

 

版权所有:新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师范类专业认证专题网

地址:河南新乡市金穗大道191号     豫公网安备 41070202000139号